近日,数十名来自不同企业的学员们穿梭在贵阳综保区内,他们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培训内容及国际陆港“区港一体化”运作的细节。在二手车出口基地,学员围着工作人员询问平台功能、渠道及市场销售情况,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这一幕正是贵阳综保区 “蒲公英”外贸人才培训计划的生动场景。该计划实施以来,通过“政校企”联育等模式创新,已累计培育各类外贸人才2万余人,成功推动、引导、辅助近1200余人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就业。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让西南腹地人才培养与全球贸易浪潮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贵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贵阳综保区跨境电商“政校企”人才联育实训实操现场人才破局:一个内陆保税区的创新突围
作为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自2013年设立起,贵阳综合保税区就肩负着贵州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大使命。然而当这个内陆保税区陆续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四张国家级开放名片时,专业人才匮乏却成为最大掣肘。
“面对专业、多元、新锐的跨境电商产业,人才匮乏一度是我们推动跨境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贵阳综保区组织人事部人才办负责人盛婕坦言。一组数据揭示了严峻现实:贵阳综合保税区内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近20家,外贸人才总量仍较低,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16.27%。
“2023年初,我们对全省400余家企业开展摸排调查,74.7%的企业都提出了外贸人才紧缺的问题。”有多年外贸经验的贵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负责人赵周亮直言,“相较于沿海,贵州作为内陆省份在人才引进上存在天然区位劣势。”
面对这一难题,贵阳综保区痛定思痛,“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跨领域集结力量加强自身造血,以集群力量突围。
2022年底,贵阳综保区在全省创新推出 “蒲公英”外贸人才培训计划,寓意如蒲公英播撒种子般培育和输送外贸人才。计划直指三类关键群体:党政干部、企业骨干和高校学子。
“‘政校企’联育模式的推出,使资源、要素、人才、市场动力等实现系统性重构与优化,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形成业态‘闭环’。”盛婕表示,蒲公英计划的核心突破在于构建了 “政府牵头、企业开单、学校培养”的政校企联育模式,形成人才培育的完整闭环。
实施以来,“蒲公英”外贸人才培训计划展现出惊人生命力。截至今年6月,该区举办各类培训60余期(次),联合培训外贸人才超过2万人,推动、引导、辅助1200余人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就业,外加到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就业的群体,及选择跨境电商自主创业者,已超4600余人。
“我们通过实践式、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促进党政人才拓宽外贸视野、企业人才提高外贸竞争力、高校人才提升外贸能力素质。”
针对党政人才,聚焦提升开放型经济服务能力,通过专题培训班、“沉浸式”现场教学等活动,增强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
面向党政干部,贵阳综保区则聚焦提升服务开放型经济的专业素养与宏观视野。“通过省市区党校、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开放型经济专题培训班,组织党政干部到综保区开展‘现场教学’,帮助干部进一步把握外经外贸业态及全球贸易模式,从而帮助党政干部更精准地服务本土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本土企业‘出海’。”贵阳综保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赵丽说。
对于企业人才,贵阳综保区设计了实践导向的培训体系。在开放型经济业务实务培训中,由理论深、懂外贸、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及业内高管讲授全球贸易趋势、出口贸易实务等课程,引导学员深入围网区、国际陆港等开放一线实地研学。
“课程安排非常合理,深刻、直观、全面地了解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经验与成就,对我们企业十分受用。”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在参训后感慨道。
针对高校人才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贵阳综保区推出 “Online计划”,与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商学院、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等13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建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等8个“人才联育”新平台,将产业需求和真实场景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课堂到产业的无缝对接。
随着培训规模不断扩大,贵阳综保区正将“人才发展之困”转变为“聚才用才之势”。蒲公英计划的种子已播撒在黔中大地。
“经过‘蒲公英’外贸人才培训,我对国际贸易、报关流程等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从一名在校学生成为了一名跨境电商业务骨干,目前管理着50多人的团队。”回忆自己的经PG电子充值方式历,已是贵州跨境电商产业园部门副经理的戴晓静说。
“企业‘出海’、寻找新增长点不仅是必然,更是趋势。但全球高震荡、低增长业态,让企业出海举步维艰!”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进出口贸易一负责人感慨。这家深耕化肥行业25年的综合性大型民营化肥企业,却因“流程像迷宫”而迟迟未跨出第一步。
如今,150万吨产能建成的当下,该公司决定布局海外市场。“看着广阔的海外市场,公司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必须学会做跨境电商!”该负责人说。
去年9月,贵州西洋实业选派6名业务骨干加入贵阳综保区“蒲公英计划”专项培训。通过系统学习跨境贸易、海外仓建设、出口退税政策等课程,团队快速掌握外贸实务技能。
“培训仅三个月,团队就完成了公司的首笔出口订单。”贵州西洋实业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公PG电子充值方式司复合肥产品已销往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创汇1650万元,还与墨西哥客商达成合作意向。
不仅如此,在贵阳综保区跨境电商服务专班推动下,贵州西洋实业于去年9月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正式打通数字化出海通道。“经过半年多的询盘,我们发现国际市场潜力远超预期,基于当前订单增长速度,预计3至5年内,公司出口量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该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公司正考察东南亚2-3个地点筹建海外仓。
贵州西洋实业的外贸实践,是“蒲公英计划”赋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生动写照。随着该计划的深入实施,人才红利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动能。
截至目前,在人才支撑下,贵阳综保区已吸引1600余家企业入驻,推动200余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进驻园区,2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孵化园。2024年,新增实绩外贸企业96家,总数达188家,贸易额千万元以上148家,亿元以上53家。
站在新起点,贵阳综保区目标清晰:持续推进外贸人才“蒲公英计划”,每年培训各类外贸人才5000人以上向省内外各企业输送。目前,正积极探索打造“省级外贸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外贸企业培育基地”,为贵州乃至西部内陆开放提供更坚实、更可持续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