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新时代电子游戏平台

以食为“首” 持之以“衡” 十年书写从田间到舌尖的“民生答卷”-PG电子商务中心
PG电子商务中心-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专注电子数据交换与数字商务服务
以食为“首” 持之以“衡” 十年书写从田间到舌尖的“民生答卷”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07 17:45:16

  央广网高碑店7月7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禹云飞)凌晨4点,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灯火通明。商户们忙碌地卸货、分拣、打包,满载新鲜蔬果的货车川流不息……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交易市场背后,不仅跳动着鲜活的交易脉搏,更镌刻着一家企业“民以食为首、持之以‘衡’” 的文化基因。

  走进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几名检测员正在忙碌着。前处理室中,纯水机、超声波清洗机、回旋振荡器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同时,前处理室还配备了3个操作台,45分钟左右即可制样237个。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负责人禁止货物进入市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负责人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据介绍,首衡市场在商品入场环节应用了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案,对不合格产品实行“一票否决”,坚决不允许其进入园区。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市场农残快检检测合格率将控制在99.9%以上,为消费者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线。

  目前,在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形成了一套涵盖车辆进场证明上传、停车入位、品类数据等信息在内的可视化智慧管理系统,打通从产地到市场再到销售终端的“全链条”,实现市场自身运营平台与食用农产品数字化监管平台的数据互联,有效保障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食品安全保障基础上,首衡集团始终不忘民生初心,全力做好民生保供,成为守护首都北京等特大城市运行安全和亿万百姓餐桌安全的“绿色护城河”。

  2020年至2022三年间,首衡高碑店市场累计为京津冀地区输送应急保供农产品875余万吨,托稳了整个京津冀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

  2024年底,首衡集团投资新建了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项目,通过“平急两用”的运营模式,确保京津冀地区全体居民7天以上应急生活物资充足供应、价格稳定。一期园区已于2024年12月12日正式启动运营,吸引了近3000家商户入驻。

  此外,首衡集团也在全国布局多个市场。贵州省榕江县遭遇降雨时,其发挥全国布局的区位优势,火速从距离灾区最近的市场永州首衡城调配所需物资,快速运达灾区。

  “农批行业投入大、周期长、利润非暴利,需长期沉淀。新建成的农批市场通常需要5至8年才能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地运营。”农批专家马增俊感慨道,“董事长米亚林作为首衡集团的管理者,坚持带领首衡做‘难而正确的事’。”

  这几年,首衡集团不断深耕供应链,在上游与产地建立联系,深度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优化供应链体系,让全世界最优质的货源聚集在首衡。在下游与全国商超建立深层次、多渠道对接,为经销商拓宽销售路径。同时,补齐冻品业态,如今,首衡智慧冷链二期冷库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该项目总投资10.08亿元,冷库容量达20万吨,它将配备先进的技术与完善的设施,成为京津冀地区技术最先进、应急保供能力最强、智能化水平最高,集物资保供+智慧冷链多功能于一体的永久性应急农产品仓储平台。

  除此之外,首衡不断完善产业链,不仅启动了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园、预制菜展销体验中心,也开始探索农产品电商建设。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园是保定北部首个中央厨房预制菜加工产业园,也是京津冀预制菜面向北方市场的桥头堡。

  目前,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共有8700余家经销商和企业入驻经营,经营品类多达400余种,辐射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13个省市,辐射人口近4亿。2024年园区实现果蔬交易量1910万吨,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农批市场百强排名第一,在“保民生、兴产业、活经济、带就业、富百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表示,未来,首衡集团将持续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打造一个融合“现代食品商贸物流、食品产业加工、进出口跨境贸易、生鲜电商孵化、国际专业会展、食品文化创意”六位功能于一体的万亿级现代食品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早上七点半,孝感首衡城商户张学友准时发动货车,沿着孝武大道奔赴他的东西湖辛安渡蔬菜基地。

  “既然能卖菜,为何不能自己种?”曾经的张学友,在武汉从事蔬菜批发生意,尽管生意稳定,却始终处于产业链被动位置。2023年11月,孝感首衡城开业,他果断租下6个档口,并将目光投向东西湖区,与农户合作共建近千亩蔬菜基地,专门种植时令叶菜,开启从代卖到自产自销的转型之路,“从被动接货到主动掌控,品质、供应与利润都有了保障。”

  农户王骑说:“以前四处奔波卖菜,收入不稳定。现在只管种植,把品质搞好,不愁销路。”张学友的基地像一台“乡村振兴引擎”,四季轮作的种植模式创造了稳定就业岗位,而“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更激活了周边土地的潜力。

  “首衡集团已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马增俊称,在他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就是在于在当地要有产业经济,为农民创造本地就业机会,将农产品产业化。

  据悉,首衡集团已带动全国种植面积530多万亩,产量近1200万吨,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0个农业县。其中,首衡高碑店园区的成功运营,辐射带动河北种植基地150余万亩,直接带动10万人就业,增加周边乡镇居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真正创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新路径。

  安外尔·伊敏是首衡高碑店市场河北鑫佳罗果品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首衡商户爱心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家住高碑店辛立庄镇的女孩儿优优,正是爱心联盟的受益者之一。三年前,优优中考在即,成绩优异的她却对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烦恼不已。母亲腿脚不便,需要家人照顾,父亲因旧疾无法正常工作,只能接一些零散活儿维持生计,这个困难的家庭难以支持她追逐求学的梦想。爱心联盟得知他们的困难情况后,与优优取得联系,及时为她雪中送炭。如今三年过去,优优顺利高中毕业并参加了高考,即将踏进大学校门,迎来更加精彩的人生。

  三年来,爱心联盟的脚步几乎走过了高碑店市的每一个角落,高碑店1100多个贫困户中,爱心联盟走访了770多户,并根据“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了详细的资料库。他们的捐助对象也超出了学生群体,包括退休老党PG电子网站大全员、敬老院、残疾人群体,都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高碑店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金凤表示,“首衡集团已经成为高碑店市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模范。”

  从质检灯下的凌晨坚守到冷链库里的科技光芒,从田间地头的十年之约到应急保供的星夜兼程,首衡集团用十年的实践证明:真正的企业文化,从来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行动自觉;真正的民生守护,从来不是口号式的承诺,而是把“民以食为首”的初心化作每日的坚守,将“‘衡’以致远”的信念注入每个细节。

  凌晨4点,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灯火通明。商户们忙碌地卸货、分拣、打包,满载新鲜蔬果的货车川流不息……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交易市场背后,不仅跳动着鲜活的交易脉搏,更镌刻着一家企业“民以食为首、持之以‘衡’”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