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七月初宣布的对越南新关税(直输美20%,经越转口40%)加剧了全球贸易风险,将其中重要出口品钢制品风险突出:中国对越钢制品出口2025年1-5月同比大增30%至102.5亿美元,份额相应增长至2.9%;
雪上加霜的是,越南市场自身同样面临需求下滑的压力:七月初,越南钢厂因需求疲软下调热卷出厂价,令中越价差收窄至42美元/吨;同时,越南对华热轧卷反倾销税正式生效(该涉案产品占2024年中国对越钢材出口的72.4%)。这直接冲击中国基础钢材在越南本土市场的竞争力。
转口路径受阻以及本土需求疲软共同作用下,中国对越基础钢材出口已显著下滑:2025年1-5月对越涉案热卷出口量同比锐减43.6%至230.7万吨。
鉴于反倾销税五年执行期维持贸易保护政策环境,Mysteel据5月反倾销影响量平推计算,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对越南涉案热卷出口量约为521.75万吨,同比2024年下滑约400.6万吨。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越南加征新关税,叠加越南本土需求疲软与贸易壁垒抬升,将对中国钢材出口(尤其是钢制品转口及基础钢材对越直接出口)构成双重打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美东时间7月2日宣布美越达成新贸易协定,核心将对越南直接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0%的“对等关税”(取代而非叠加现有10%关税),同时对经越南转运的输美商品征收高达40%的关税。
此举标志着美国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开启,计划于8月1日谈判截止后,美国正式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差异化关税,这显著推升了全球贸易风险,是在美国自四月以来持续加严的进口商品原产地核查的基础上,对转口贸易限制的进一步升级,并且正不断加大包括越南在内的热门转口国的监管压力。若美越协定落地,可能进一步抑制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动能及通过越南的转口贸易渠道。
聚焦中国出口结构,钢制品出口风险尤需警惕。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钢铁制品出口涵盖范围远广于基础钢材,钢制品出口在中国总出口额中占比高达25%以上,对中国总出口影响显著。在2025年美国进一步升级对华贸易壁垒的背景下,以越南为首的转口国在中国外贸格局中的重要性持续攀升。2025年1-5月,中国对越南的钢制品出口金额已高达102.5亿美元,同比快速增加30%,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对美钢制品出口额下滑了12%。
从出口份额来看,2025年1-5月,中国对美钢制品出口份额从2024年的8.4%降至6.3%。而中国对越南钢制品出口份额较2024年提升0.5个百分点至2.9%。虽然越南钢制品出口份额绝对量相对较低,但是其前期快速增长弥补了中国对美钢制品出口的快速下滑,若转口渠道受到限制,中国钢制品出口拖累或更加明显。
美国此次强化转口监管,虽不直接针对钢制品本身,但通过限制转口路径,将对中国钢制品外需释放构成实质性压力,其影响深度远非基础钢材可比。这是因为钢制品作为下游加工品,其出口受阻将产生连锁反应,最终传导PG电子客服中心并抑制上游原料钢材的海外需求。其影响深度远非基础钢材直接可比,因其直接切断了最终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路径。
聚焦于基础钢材(HS72)的直接出口,美国此次行动及强监管的冲击则相对有限。历史数据显示,自201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并且越南未获豁免以来,中越两国在美国钢铁进口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低于5%。2025年1-4月,美国进口2296万吨钢铁中,中国和越南仅分别占1.5%和2%。
此外,Mysteel市场调研也佐证了这一判断:越南当地的钢材贸易商反馈20%/40%关税对当前钢材贸易影响不大,终端采购意愿未受根本动摇,询盘依然存在。他们认为新关税对满足越南本土及周边东南亚市场需求影响有限,主要障碍在于大幅提高了转口美国的难度。
但需警惕的是,越南作为中国钢材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其本土市场需求近期显露疲态,可能成为导致中国钢材外需下滑的真正隐忧。七月初,迫于需求走弱,越南和发钢厂下调了热卷出厂价格,削弱了中国出口钢材的价格优势。截至7月8日,越南市场与中国热卷出口价差已快速收窄至42美元/吨,较四月以来的均值缩窄了8美元/吨。
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保护主义浪潮的适应性调整和主动应对策略(如其他国家对华贸易保护措施升级)可能成为抑制中国钢材出口动能更直接的风险因素。
七月初,越南对华热轧卷反倾销税正式生效,涉案产品占2024年中国对越南钢材总出口量的72.4%,越南此次针对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并且涉案产品对越南出口量已出现明显下滑:2025年1-5月中国对越南涉案热卷出口量同比锐减43.6%,降至230.7万吨。
转口路径受阻以及本土需求疲软共同作用下,中国对越基础钢材出口已显著下滑:2025年1-5月对越涉案热卷出口量同比锐减43.6%至230.7万吨。
鉴于反倾销税五年执行期维持贸易保护政策环境,Mysteel据5月反倾销影响量平推计算,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对越南涉案热卷出口量约为521.75万吨,同比2024年下滑约400.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