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王文涛说,“十四五”这五年,可以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总的看,商务发展顶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经受住了历史考验,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各领域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重大任务顺利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十四五”圆满收官作出了贡献。
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场景丰富多样,人民美好生活更加具象、鲜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显著提升、活力显著增强。
外贸顶住了压力、展现了韧性,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外资质量提升,“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投资中国”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供链国际合作有序推进,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稳居世界前三,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稳中有升,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多份产供链合作备忘录。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开展。22个自贸试验区有效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给予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建交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高质量实施RCEP,积极推进加入CPTPP、DEPA进程。2024年我国与自贸伙伴(含港澳台)货物贸易占比达到了43%。
涉外经贸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出台《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用好贸易救济工具,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依规做好外资安全审查,为高水平开放保驾护航。与有关国家商签和升级投资协定,妥善处置境外重大突发事件,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王文涛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面临着不少压力,外贸受到的冲击和承受的压力可以用“风高浪急”来形容。在各方齐心协力下,外贸出现逆势增长,贸易强国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大在什么地方?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是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在服务PG电子官方网站介绍贸易方面,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外贸这个“大”的背后,其实代表着一种规模优势和完整的体系优势,所以“大”某种程度就是“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是贸易合作惠及世界。二是大市场机遇全球共享。三是外贸主体多元壮大。
第二个关键字是“强”,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都在不断夯实。
第一大支柱货物贸易优化升级。特别是“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攀升。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了18.2%,现在出口的好多都是高新技术产品。外贸新业态潜力持续释放,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第二大支柱服务贸易创新提升。首次对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第三大支柱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完善数字贸易支持政策,高水平建设一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2024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近四成。持续办好国家级展会,比如进博会、广交会,支撑了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更好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几年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但是中国外贸“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已经连续5年保持我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又同比增长9.6%。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经超过了50%。对美出口,占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上半年对美出口下降9.9%,但我们整体出口增长7.2%,“一增一降”。
“两会期间我在这里说过一句话,西方不亮东方亮,我们实现了多元化。我们也妥善应对经贸摩擦,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维护贸易安全。”王文涛说。
王文涛表示,自2018年以来,美方挑起经贸摩擦,中美的经贸关系态势跌宕起伏,标志性的事件不少,但是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中美经贸情况。
2018年以来,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不断挑起经贸摩擦,先后对华加征了各种各样的关税,也出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名词。这一系列行为,严重冲击和干扰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合作,尽管中美贸易占各自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双边贸易总体保持稳定。事实证明,人为的“脱钩断链”是不可能的,中美经贸合作符合经济规律,也符合民意。
中美双方之间的贸易都是双方所需要的,有些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至少在短期内是难以替代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2024年中国赴美游客是160万人次,为美国带来了200到300亿的直接收入。中美贸易和双向投资,为两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两国企业赢得了很多回报和利润。
第三句话,中美经贸合作难免会出现分歧和摩擦,这是一种常态,我们得正视,对话协商是解决问题最好的选择。
中美双方在经贸合作中难免出现一些分歧和摩擦,这是一种常态,关键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平等对线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在日内瓦和伦敦开展对话磋商,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先后达成了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有效推动两国关系回稳降温。实践证明,在元首通话共识引领下,中美两国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完全能够妥善管控矛盾,推动解决分歧,实现互利共赢。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PG电子官方网站介绍不愿打,但也不怕打。中国采取了有力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发展利益,中国更是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国际经贸秩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支持。
王文涛最后强调,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中美经贸关系不仅涉及两国,也要为全世界的经济繁荣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愿意与美方一道,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落实好两国元首的通话重要共识,落实好日内瓦的共识和伦敦框架,发挥在日内瓦确定的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继续加强对话沟通,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回归正轨,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