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科技接待中信证券等机构调研,解读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2024上半年其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营收减少5.46%,蛋白纯化仪器业务同比减少33.13%,但营销体系整合后环比增长明显。
2024年8月29日,纳微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8日接待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公司管理人员向投资者就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所披露的业绩进行了解读,并就投资者关心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市场推展及团队整合等情况进行了交流。
纳微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并于2021年在上交所科PG电子网站大全创板上市。2023 年受生物医药和体外诊断市场阶段性调整影响出现业绩下滑,根据其披露的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公司已采取集团内“填料+仪器”整合营销、加快新产品开发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等应对措施。
纳微科技2024年半年度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约为3.4亿元,同比增长15.12%,但毛利率同比减少6.6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仪器产品收入占比增加。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46%,但毛利率基本持平。色谱分析耗材板块保持高速增长,蛋白纯化仪器业务同比减少33.13%,但营销体系整合后环比增长明显。光电业务同比增长7.72%,公司通过收购福立仪器,增强了在仪器和设备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上半年的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减少5.46%,类别毛利率83.14%,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但较2023年度该类产品的毛利率仅下降0.82个百分点,基本持平。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趋紧,新药研发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而公司前期已导入应用的大多数新药项目尚处于临床研究或新药注册阶段,使得公司的核心业务遇到阶段性的增长压力。
公司上半年销售、管理和研发等三项费用的支出总额为1.91亿元,同比减少8.09%,主要是本期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减少约4046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和福立并表的影响因素,上述三项期间费用在上半年的支出总额为 1.44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这是公司积极应对经营环境变化,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严格实施费用预算总额控制的努力结果。
盈利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505.21万元,同比增长41.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53.52万元,同比增长88.89%。这个利润中包含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2289.80万元。另外,公司预计无法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即2024年度)所设定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故在上半年报表中冲回了该归属期已累计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2,934.10万元。
答:受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和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趋紧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大分子业务,特别是单抗方向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上半年公司顶住外部压力,全力拿下多个战略客户的三期临床及商业化项目。在ADC、重组蛋白、血液制品等新的增长方向,公司已经导入丰富的临床一期二期项目,未来几年有商业化放量机会。
答:从去年开始,公司重视与战略客户的紧密连接,今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全面深化战略客户合作关系,加强与多肽和GLP-1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新增三家战略客户,其中两家为小分子战略客户。上半年来自战略客户的销售额约1.12亿元,占色谱填料业务收入的比重约56%,预计下半年战略客户依然是公司主要业务来源。
答:在2022年及之前,公司把GLP-1与多肽方向的填料收入合并统计,近两年GLP-1方向发展迅速,行业需求旺盛,从2023年开始,公司单独统计GLP-1方向的填料收入。虽然从多肽跟GLP-1整体来看,增速是放缓的,但单独统计GLP-1方向的填料收入,上半年是翻倍增长的,约为2,400余万元。
答:公司持有福立仪器44.8%的股权,上半年合并其利润约213万元。福立仪器并表后,为了长期发展战略,公司协助其调整经营策略,引入研发及营销团队,在原有气相色谱仪产品稳定提升的基础上,推动液相色谱仪产品的商业化,导致其上半年费用有所增加,利润率产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但纵观全年,福立仪器符合年初预期。
目前,虽然面临市场阶段性挑战,但是公司依然拥有充足的发展优势。从微球基质来看,公司同时拥有软胶、硬胶两种基质产品;从应用领域来看,公司覆盖了分析检测以及工业化生产领域;从产品来看,公司形成从色谱填料、到分析耗材再到仪器设备的产品布局。公司是国内在色谱分离纯化领域布局较为完善的公司,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公司将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双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