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新时代电子游戏平台

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PG电子商务中心
PG电子商务中心-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专注电子数据交换与数字商务服务
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24 05:13:22

  

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

  冬虫夏草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在真菌学上分类为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草虫属。野生冬虫夏草均寄生在鳞翅目昆虫体内,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所以其产量受到极大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冬虫夏草医药作用的进一步挖掘,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采集野生冬虫夏草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人工培育的报道很少,仅是在实验室试管条件下,或是采用发酵方法生产冬虫夏草菌丝的方法。如CN1197843A公开的“中国冬虫夏草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就是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生产,其产品无子实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人工模拟其生长条件的方法,来培育冬虫夏草子实体,以提高产量,满足人们的需要。

  本发明采用的培养基原料为大米、玉米、谷糠、蚕蛹粉及由水、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三铵、维生素B1配制而成的营养液。营养液的配方是每1000毫升水中加葡萄糖10克、蛋白胨5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柠檬酸三铵1克、维生素B110毫克。培养基原料组分重量配比为大米20-25%、玉米10-15%、谷糠4-8%、蚕蛹粉1-2%、营养液50-55%。

  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步骤)1、培养基的制作。在容器中按上述比例加入大米、玉米、谷糠、蚕蛹粉及营养液,容器封口,用常规方法灭菌后冷却备用。

  3、养菌。将接入菌的容器置于12-17摄氏度的避光环境下培养20-25天,直至白色菌丝长满培养基2/3以上。

  4、转色。在20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10天左右,菌丝由白色转为黄色。

  5、刺激子实体原基的产生。转色后在昼夜温差10摄氏度以上的条件下予以刺激10天,培养基表面产生大量子实体原基。昼夜温差范围5-25摄氏度,同时在封口处穿孔,使培养空间适度通风,以供给充足的氧气。

  6、子实体生长。在18-25摄氏度、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稳定培养20-25天,子实体长满容器,长度达6-7cm。

  7、摘收。打开封口,用带弯头的小铁铲将子实体从根部轻轻铲下,置于阴凉处凉干或烘干。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及积极效果1、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经中国绿色食品学会检验,与天然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氨基酸种类完全相同,其含量大部分比天然冬虫草高出一倍。具体成分见附表1。

  无机元素 在测定的26种无机元素中有15种元素与天然冬虫草相同,含量甚微;其余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具体含量列入附表2。其中Ca、Al、Si、Zn、CrPG电子中奖秘籍略高于天然冬虫夏草,Ti、Cu略低于天然冬虫夏草,Fe比天然冬虫夏虫低270ppm,Mn低45ppm,重金属含量不超过15ppm。

  核苷 人工与天然冬虫夏草的核苷类化合物含量比较接近,但人工虫草多含腺苷。具体含量列入附表3。

  麦角甾醇和D-甘露醇。送检样品的麦角甾醇含量比天然虫草高出一倍,分别为0.15%和0.069%;D-甘露醇含量则比天然虫草低30%,分别为5.5%和8.1%。

  维生素核黄素含量基本相同,为1.25mg/100g;硫胺素含量比天然虫草高得多,分别为0.34mg/100g和0.018mg/100g;β-类葫萝卜素含量为0.76mg/100g,而天然虫草中未检出;维生素C含量大大低于天然虫草,分别为4mg/100g和23.1mg/100g。

  选用美国小白鼠进行动物试验,分为三组I空白、II人工虫草、III天然虫草。以一定剂量连续分别喂养45天,对其12项生理指标测试,结果表明II、III组明显优于I组,II、III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证明人工冬虫夏草在药理药效上与天然冬虫夏草基本一样,属药食两用高级滋补品。

  3、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产量,采用室内立体培育,单位平方米每周可采150-200g,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本发明可极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大的对冬虫夏草的需求,保护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实施例1培养基为大米20%、玉米10%、谷糠4%、蚕蛹粉1%、营养液50%。其中营养液的配方为1000毫升水中加葡萄糖10克、蛋白胨5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柠檬酸三胺1克、维生素B110毫克。培育步骤1、将上述培养基装入容器中,用聚丙烯塑料膜封口,置于0.1Mpa、120摄氏度下灭菌1.5小时后冷却备用;2、将冬虫夏草菌接入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操作);3、将接入菌种的容器置于12摄氏度的避光环境下培养20天,生长菌丝;4、在20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条件下培养10天转色;5、将转色后的菌丝体在昼夜温差10摄氏度以上(白天5摄氏度,夜晚15摄氏度)的条件下刺激10天,并用牙签在封口处穿孔通风,产生大量的子实体原基;6、在18摄氏度、85%的相对湿度良好通风条件下,稳定培养20天,子实体长满容器(达6-7cm长);7、打开封口,摘收子实体。

  实施例2培养基为大米25%、玉米15%、谷糠8%、蚕蛹粉2%、营养液55%。其中营养液的配方同例1。培育步骤1、制备培养基(同例1),2、接种(同例1),3、养菌环境温度17摄氏度,避光培养25天,4、转色(同例1),5、刺激子实体原基产生。昼夜温差10摄氏度(白天15摄氏度,夜晚25摄氏度)刺激10天,其余同例1,6、子实体生长在温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90%通风条件下培养25天,7、摘收子实体。

  1.一种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菌种接入以大米、玉米、谷糠、蚕蛹粉及由水、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三胺、维生素B1配成的营养液的培养基中,然后将接入冬虫夏草菌的容器置于12-17摄氏度的避光环境下,培养20-25天,生出白色菌丝,再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10天,菌丝体由白色转为黄色,转色后在昼夜温差10摄氏度的条件下刺激10天,产生子实体原基,在温度18-25摄氏度,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稳定培养20-25天,子实体长大、摘收;培养基的组分重量配比为大米20-25%、玉米10-15%、谷糠4-8%、蚕蛹粉1-2%、营养液50-55%,其中营养液的配方为每1000毫升水中加葡萄糖10克、蛋白胨5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柠檬酸三胺1克、维生素B110毫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照条件大于200勒克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激子实体原基产生的条件,昼夜温差应在5-25摄氏度范围内,并在容器封口处穿孔通风。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的最佳组分重量配比为大米25%、玉米13%、谷糠6%、蚕蛹粉1%、营养液55%。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首先将菌种接入以大米、玉米、谷糠、蚕蛹粉及由水、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三胺、维生素B

  发明者高平, 刘宝琦, 于艳琴, 冉翠香, 王莉, 李红卫 申请人:车振明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食品功能因子基因工程菌种的构建、智能高通量进化筛选 2.发酵工艺优化

  1.酿造微生物育种及关键酿造工艺开发 2. 真菌基因功能及调控网络解析 3.精细化学品、蛋白线.发酵食品安全:危害物相关基因的筛选,危害物产生菌的快速检测,危害物的预警和发酵过程控制 2.线.酿造酒相关研究

  1.现代酿造技术与食品安全 2. 酵母生物学 3.生物基化学品与合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