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新时代电子游戏平台

2024年全州农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PG电子商务中心
PG电子商务中心-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专注电子数据交换与数字商务服务
2024年全州农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25 07:16:36

  

2024年全州农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海南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帮助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度重点目标任务,自觉扛起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调研,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强化上下联动抓落实,持续加强“非粮化”整治,尝试引进和种植新产品,全州油料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蔬菜单产大幅提高,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州经济作物生产良好。据统计,2024年全州完成农牧业总产值73.3亿元,同比增长4.52%。

  (一)农作物生产稳中有进。一是粮油全面增长。全年全州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2万亩,增长0.42%,实现粮食产量17.3万吨,增长2.06%;完成油料种植面积37.73万亩,增长5.04%,实现产量4.09万吨,增长13.3%,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35.42万亩,增长4.9%,实现产量4.04万吨,增长13.2%;冬油菜PG电子手机版种植面积370亩,实现产量40吨。全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3万亩,同比下降2.4%,实现产量8.98万吨,增长6.8%。二是蔬菜单产提高。全年全州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3万亩,下降2.4%,实现产量8.98万吨,增长6.4%,综合单产达到1693公斤,增长9.4%。三是瓜果类增长明显。全年全州种植各类瓜果面积176亩,去年同期为161亩,增长9.3%。四是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为改善土地墒情和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加之全州非粮化的持续整治,本年适当减少了药材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整体经济作物略有下降,降幅为2.5%。全州除同德县外,其余四县减少了其他农作物和药材的种植比例,增加了油料及瓜果的种植,并尝试种植蓝莓、石榴、芒果及无花果等新品种。据统计,全年全州完成种植业总产值23.2亿元,增长5.6%。拉动全州农业总产值增长1.47个百分点。

  (二)林业生产效益提高。随着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的不断强化,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林业投资,林业生产效益不断增强。全年全州完成林业产值3.49亿元,同比增长1.28%,拉动全州农业总产值增长0.06个百分点。由于造林面积扩大,既美化了环境,减轻风沙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又保护了生态资源,减少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渔业生产稳步增长。由于今年我州部分库区的渔业产品产量增长,渔业生产稳步上升,全年全州实现渔业产值3.56亿元,同比增长0.83%,占全州农业总产值的4.9%,较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全州农业总产值增长0.04个百分点。

  (四)养殖效益不断提升。全年全州存栏各类牲畜510.95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09.22万头,羊存栏399.65万只,生猪2.09万头。出栏各类牲畜249.23万头只。其中,牛出栏37.43万头,出栏率37.1%,较去年同期高4.37个百分点;羊出栏208.88万只,出栏率52.1%,较去年同期高出2.73个百分点;生猪出栏2.91万头,出栏率125.4%,较去年同期高出13.6个百分点。全年全州生产各类肉产品7.99万吨,同比增长5.6%。其中:牛肉3.92万吨,增长9.03%;羊肉3.82万吨,增长6.74%;猪肉0.25万吨,下降32.67%;禽肉0.01万吨。全年全州生产鸡蛋273.4吨,鲜奶2.82万吨。全年全州实现畜牧业产值41.73亿元,增长4.51%,拉动全州农业总产值增长2.64个百分点。

  (五)虫草经济持续活跃。据行业部门统计,2024年,全州采挖虫草20.58吨,实现虫草产值10亿元以上,收益人数超过2.2万人。虫草经济的持续活跃,不但助力农牧民增收,也对全州农牧业产值的稳步增长添加了动力。从居民收入来看,首先,采挖虫草需要采挖工、洗刷工等各类雇员,拉动居民PG电子手机版工资性收入。其次,虫草收入中经营净收入主要由经营自家草山、贩卖草山和从采挖点收购虫草赚差价获得的收入构成。拉动经营性收入。第三,虫草相关收入中财产净收入主要由转让草山获得,因此拉动居民财产性收入。从消费来看,首先,采挖虫草活动,短期内需要大量的人员流入。据统计,今年虫草采挖人员数量超2.2万人,较去年增长3.3%,对交通运输业拉动明显。其次,采挖人员需储备采挖装备和食物等物资,对批发零售业拉动作用显著,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意愿增强。第三,虫草经济带动周边群众从事小商品、建议餐食、流动摊点增加,进一步带动消费,也刺激了居民消费支出。

  从农业生产来看,今年以来,我州主要农作物如油菜、蔬菜等面积、产量都在稳步增长,单产不断提高;养殖业效益不断向好,牛、羊、生猪出栏率增长明显,但农业生产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我州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市场流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我州适宜发展经济作物的地区分布极为不均,水资源严重短缺,经济作物的生产存在着投入少、管理粗放的突出问题,导致产量不高、品质不好,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我州蔬菜种植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程度低, 品种单一,高端蔬菜产品少,经济效益不高,蔬菜产业发展滞缓。甚至部分地区由于种养殖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经济效益差等原因出现设施空置现象。四是我州农田水利及草原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灌溉设施、草场围栏、畜用暖棚及生态体系建设仍然不健全,高寒、干旱、大风、雪灾、水涝等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和冲击明显,尤其是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带来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对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农牧业防灾抗灾任务依然艰巨。五是农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据行业部门调查,今年牛肉价格平均56元/公斤,羊肉价格平均54元/公斤,同比分别下跌13.85%、8.2%。现有活畜销售渠道不畅,群众对养殖和出栏积极性不高。六是虫草产品附加值低。长期以来,我州虫草多以初级产品供应为主,一直处于采挖者采挖后,虫草商收原料、粗加工、卖成品的初始经营方式,加工技术落后,虫草经济与第二产业融合度不高,层次浅,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下一步,我州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质量兴农为导向,围绕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加强统计监测服务,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要大力培育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加快推进企业与基地的一体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户的关系,真正把农产品产地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加快一体化经营步伐,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二要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着力提升“天路飘香”“光伏羊”“龙羊知鲜”等地方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依托海南州农业发展公司等载体,重点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四条关键线路持续开展品牌“进京”和“下江南”,开展精准外销对接,不断提高农畜产品的对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三要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优惠,加大对空置棚的承包招租力度,尽快使空置棚得到合理利用,加大设施农牧业技术培训力度,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帮助更多的农牧民掌握设施种养技术,积极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打造高品质、有口碑、卖的的好的产品,推动蔬菜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档、效益提升。四要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持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预警、防御和指导能力,有效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精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进一步降低灾害损失,尽快实现农业生产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尽最大程度扭转农业遇灾减产波动的被动局面。五要全面落实省委省州政府关于增加农牧民群众增收的若干措施的相关政策和《海南州鼓励和支持牛羊出栏促进群众增收八条措施》等奖励补助政策,加大对农牧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网络建设投入,进一步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做实做细牛羊出栏、屠宰加工、线上线下促销等工作,想方设法提高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切实保障畜牧业增产增收。六要紧随消费者对冬虫夏草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加快冬虫夏草行业深加工和创新的步伐,提高冬虫夏草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打造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和信任度,充分利用多种销售渠道来推销产品。通过虫草加工和批发零售改变我州虫草效益仅停留在一产的局面,从而促进三次产业循环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让更多农牧民分享到虫草经济第二、三产业链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