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球跨境电商B2B市场正处于结构性扩张的发展阶PG电子充值方式段。受益于行业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以及配套服务完善,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保持增长。根据数据分析公司Statista此前的预计,全球B2B电商交易规模或在2027年达到25万亿美元。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商务部研究院预测,中国跨境电商B2B交易额将在2025年增至15万亿元,并于2030年突破30万亿元。
中国跨境电商B2B的品类分布呈现传统制造业产品稳固、新兴品类持续发展的格局。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3年,工具和设备是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的最大产品类别,占出口总额的27.6%;排序随后的纺织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户外用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2%、13.2%、10.8%和8.9%。
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B2B在“9710”和“9810”模式下出口额的前十位国别地区呈现成熟市场稳定、新兴市场崛起的特点。2021年—2024年,美国和不少欧洲市场始终位列中国跨境电商B2B在“9710” 和“9810”模式下出口额国别排名的前十位,东南亚、中东地区及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政策红利、物流升级和消费潜力的支撑下成为增长新引擎。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表示,新技术的引领、海外企业的采购需求变化、国家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外贸企业数字化进度的提速等因素正驱动跨境电商B2B出口快速发展。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跨境电商B2B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5G基站等通信网络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移动物联网等新型融合基础设施均取得较大进展,且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有助于分析消费偏好、实现精准营销、降低平台的运营成本,可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平台的智能化水平,构建开放的电商生态。
跨境电商B2B出口的发展建立在海外企业采购需求的基础之上。海外人口结构年轻化的消费红利、电商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网络零售市场的快速增长,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些新兴市场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重要拓展方向。在海外企业对数字化销售的接受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在营销、供应链、运营等方面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进程。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从经营主体培育、财税金融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监管与服务优化、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力促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
谈及中国跨境电商B2B的未来发展,杜国臣表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企业品牌意识日益增强、制造企业加快入局等是值得关注的趋势。
从产品品类看,全球跨境电商B2B产品品类正从以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技术密集型品类占比加速提升。3D产品目录、VR验厂等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交易门槛,使复杂品类的线上成交率大幅提升。其中,中国出口产品品类的结构性升级特征尤为显著,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设备和新能源组件成为出口的核心增长极。
随着市场从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加速转型,更多的跨境电商B2B买家将品牌信誉视为选择供应商的首要标准,其重要性甚至远超产品价格和交付速度。杜国臣指出,中国企业的品牌化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增势显著。据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此前发布的预测,至2030年,中国将诞生50个全球工业品牌(2023年为12个),品牌化率将突破30%。
在多重利好的驱动下,制造企业加快入局跨境电商B2B出口。传统制造企业正PG电子充值方式通过跨境电商重构由工厂到用户的链路,实现从“制造优势”到 “渠道优势”的战略升级。在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工厂的跨境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波士顿咨询此前预测,全球工厂直连终端买家的比例将从2023年的18%增长至2030年的45%,其利润率亦远超传统的贸易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