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第三年获得“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连续第二年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2024年,临汾经济强势领跑、赶超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迈入山西第一方阵前列,形成了板块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乘风踏浪再击桨。临汾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全市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担当实干,坚持转型升级、数字赋能、绿色发展,着力构建具有临汾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在奋进“三个努力成为”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走进尧都区山西东泰鑫源煤业有限公司,超大电子屏呈现着井下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人员轻轻按下启动键,工作面的采煤机滚筒随即启动,滚滚“乌金”伴随着机器的轰鸣被输送至地面。借助先进的5G网络,这座设计年产90万吨的煤矿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在临汾,智慧矿山新蓝图已经绘就。中煤华晋集团王家岭煤矿引入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故障排查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年节约运维成本超千万元。蒲县豹子沟煤业有限公司通过AI视频监控,实现井下违规行为识别准确率98%,安全事故率下降70%。
目前,临汾市有32家煤矿企业与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合作。今年要全面提升矿山智能化水平,建成安泽安鑫煤业等10座智能化煤矿,完成尧都金辛达煤业等4个绿色开采项目,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1%以上,以矿山“智慧蝶变”引领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绿色发展。
在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装煤推焦全程密闭操作,干熄焦装置将余热转化为电能……这家全工序超低排放的焦化企业,用技术革新书写了行业标杆。今年,临汾市将发挥现有焦化产业规模效应,用好化工园区牌子,加快推动古县宏源、安泽圣鑫先进机焦项目达产达效,浮山晋鑫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全市运行产能达到1650万吨。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晋南钢铁构建“钢—焦—化—氢”全产业链,形成年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的循环经济圈。今年要重点实施曲沃通才工贸精品钢管生产线个项目,全市优特钢占比达到30%。
临汾市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聚焦白色家电、煤机制造、特种设备等领域,靶向招引产业链上下游智能制造企业。加快推动华翔(洪洞)智能科技产业园四期、霍州创力智能煤机等总投资84亿元的21个项目建设,努力把临汾打造成千亿级规模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临汾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8.9%,制造业增长17.1%。分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增长7.6%,非煤工业增长19.7%。
4月15日下午3时,载着快递的无人机从安泽县多焱飞鹰低空“村村通”物联中心腾空,8公里山路在电子导航屏上缩成一道笔直的蓝线分钟后稳稳悬停在该县府城镇田家庄村收货点,相当于快递员骑行翻越二十里坡路。
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抢滩。安泽县作为临汾低空经济“村村通”物流试点,于2月27日实现首飞成功。临汾市以战略眼光紧盯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低空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临汾市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平台,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三个重点产业发展,力争年内新引进科技型企业和科创团队不少于30家。
谁抓住了新质生产力,谁就抓住了未来。临汾市今年要加快推进现有的三个数字产业园差异化发展。云商产业园要冲击“数字高地”,推动全行业全领域全产业数字赋能;临开智慧数字产业园要主攻“工业互联”,帮助企业科学决策、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找准市场;侯马智联数字产业园要聚焦“电子商务”,以数字贸易、跨境电商、智慧物流、外贸综合服务等为重点,搭建功能完备的数字贸易平台。
时下的平阳大地,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激情,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新能源汽车聚焦底盘零部件、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实施临开圣德曼汽车制造、侯马中信机电特种车辆智能制造等总投资181亿元的26个项目;医药大健康聚焦制药原料、医药研发、医药制造等重点领域,实施安泽岳康中医药、尧都晋元堂医药等总投资12亿元的10个项目;用好腾讯微短剧基地和央视频共创点“金字招牌”,加快发展微短剧经济,全年投拍企业保持在50家以上、拍摄微短剧100部以上……同时,前瞻谋划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提速发展。
四月的临汾是花的海洋。吉县黄河壶口的苹果花芳香馥郁;隰县的梨花雪海与小西天满堂悬塑遥相呼应;安泽的连翘花漫山遍野,花香四溢;古县的千年牡丹雍容华贵,灼灼盛放……
汾河岸畔、古城墙上,广大市民和游客纷纷拍照“打卡”,乐享古韵新风。临汾市深耕细作,做好文旅产业这篇文章,去年A级景区接待游客1750万人次、同比增长12%,门票收入近3亿元、增长20%。
临汾市加快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今年围绕“提质创新、做响PG电子产品品牌、转化流量”,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研学演”,加快补齐文旅产业短板,全力打造“玩得好、留得下、带得走、记得住”的旅游。
打造景区集群新矩阵。深入挖掘尧文化、晋文化、根祖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元素,坚持以点带面、串珠成链,聚力构建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发展格局。充分依托沿黄核心景区、博物馆之城、市区文化主轴主脉等文旅IP,以3个5A级景区和12个古建筑群为支点,有机串联54处国保单位和50个A级景区,打造一批跨区域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加力实施中镇霍山旅游康养度假区、陶寺遗址公园、丁村民俗博物馆等文旅项目,今年再创建A级景区5家以上。同时深入开展全域“回家”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引导传统景区和度假区配套升级、服务提质;开发春游、夏养、秋行、冬享四季旅游产品,丰富研学、自驾、康养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的业态,推动文旅市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解锁旅游消费新体验。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让“好吃又好玩”成为临汾旅游新热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星级酒店、“网红”民宿和美食街区,推出精品旅游演艺、爆款文创产品,提供更多优质文旅消费体验;提速发展游戏+文旅、街区+文旅、微短剧+文旅、体育+文旅、低空经济+文旅等新业态,组团打造小西天、广胜寺、汾城古镇等《黑神话:悟空》现象级文旅IP,努力把文化含量转化为价值增量。
通过推动文旅业态全面焕新,引导游客在临汾从“游一点”变“游全域”;在此基础上着力做大流量,让临汾文旅“潮”出旺盛生命力,从“网红”变“长红”;同时还要不断创造流量,推动跨界融合,以爆棚破圈的创意、沉浸式的体验、时尚化的消费,吸引更多游客在临汾追寻“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