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桂北大地万物葱茏。全州县将富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主攻方向,在特色产业、稳岗就业、电商助销三方面精准发力,以“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协同模式,在稻浪翻滚的田野间奏响了农民增收的丰收序曲。
全州县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富民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根基。
主体培育,激发活力。该县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带动脱贫户成效显著的12家主体给予奖励(每带动一户奖400元)。同时,组织技术培训覆盖70个脱贫村和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已开展培训41期,惠及脱贫户(含监测户)2062人次。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支持“能人”领办合作社,鼓励乡贤带资源回乡创业。
金槐之乡,点“绿”成金。享有“中国金槐之乡”美誉的全州,金槐产量占全国七成以上。通过强化招商,引进了桂林原心达生物科技等企业,深挖金槐价值,开发出金槐茶、金槐粽、金槐面等热销产品,让小金槐成为富民大产业。目前,全县金槐种植面积达30万亩,培育规模企业4家、示范基PG电子充值方式地6个、专业合作社36个,年产值超11亿元,带动6万多户20余万人增收。
模式创新,林下生“金”。创新探索“林+N”高效种植模式,成功推广“金槐+绿豆+豌豆+油茶”复合种植,实现“林上有收益、林间有景观、林下有经济”,每亩额外增收5000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子。去年引进试种的“南太湖”特早熟葡萄也已成功上市,亩产值达2.5万元,成为增收新亮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州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将稳岗就业视为稳住群众“钱袋子”的关键。
精准对接,破解“两难”。创新采用“台账登记+线下招聘+直播带岗+点对点送工”组合拳,精准对接企业用工与劳动者求职需求。通过建立用工微信群、实地走访,全面摸排脱贫户、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意向,建立动态台账。
活动纷呈,岗位到家。积极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春风行动”“大篷车送岗下乡”“直播带岗”等多样化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已有205家企业举办招聘会22场,提供岗位超6000个,达成就业意向1258人(含脱贫人口118人)。组织“爱心专班”累计为1.8万人次提供免费乘车赴粤返岗服务。
多元渠道,保障有力。深化“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群众受益”机制,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群众劳动力2875人;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农户就业5917人(含脱贫人口1289人)。全县脱贫群众实现稳岗就业30784人,其中省外务工12354人、省内县外务工6430人、县内务工12000人,就业基本盘稳固扎实。
消费帮扶,内部挖潜。制定消费帮扶方案,鼓励单位和个人对接采购,开展“农产品进学校、进企业、进食堂”专项行动,累计助销农产品约180.8万元。
电商赋能,直播助农。构建起“1个县级平台+18个乡镇服务站+N个村级网点”的电商运营体系。成立以全州凡心科技为主体的服务机构,开通线万元。启动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暨电商直播孵化平台,全州红油米粉、金槐茶、禾花鱼、醋血鸭、安和PG电子充值方式香芋、石塘生姜等特色产品纷纷走进“毛竹山直播间”。截至目前,各类电商直播助农活动超1700场次,总交易额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农副产品线%,有效打通了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智能引领,未来可期。该县正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在科技种养、农旅融合、电子商务等场景应用,以新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特色产业枝繁叶茂、就业岗位供给充盈、电商新路通达四方,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加速铺展,富民增收的“三重奏”,正以昂扬的旋律,奏响全州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强音。(王慧)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