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行囊,望着逐步拆除的绿色展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连轴转了4天,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兼研发部总监田晓锋,脸上仍带着几分意犹未尽:“下一届,我们一定还来!”
7月20日,本届链博会最后一天,夏日炎炎挡不住参展商的热情。宁波8家企业携关联企业,抓紧最后的时间,现场“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
宁波中基惠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着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再赴“链博之约”。副总裁叶成红坦言,链博会迥异于普通展会——这里没有参展商间“掰手腕”式的客户争夺,更多是“手拉手”般的伙伴携手。
短短四天,中基惠通不仅展示了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还帮助外综服务平台上6万余家工厂和1万余家中小微企业开拓全球机遇。
叶成红介绍,产业园分为食品、汽配、户外休闲和建材装饰四大区域,通过无人机扫描和3D技术建模,可实现产业园数字孪生,直接打破地理空间限制,实现线上产业园集合,方便客商线上探厂,从而更快更有效获客。
宁波世贸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同样是链博会的“全勤生”,第一年推介世贸通外贸综合服务业务,第二年亮出外贸及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模式解决方案,今年又开拓新的服务思路——城市级公共外贸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该方案围绕城市资源禀赋,整合区域外贸资源,以“外贸人”为中心,推动拓客、交付、供应全链条的资源整合、“链”接、应用,构建物流、金融、政策、资讯等服务体系,培育外贸主体,促进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链博会涉及产业更广,‘朋友圈’更大,‘国际范’更强更足,充分彰显我国强化全球产业链韧性的决心和实力。我们自然也秀出实力,很快受到各地外贸行业关注,合作意愿强烈。”世贸PG电子安全性分析通品牌宣传负责人鲍轩颖说。
和利时卡优倍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HolliCube-IIoT首次在链博会这个世界级舞台亮相。
这是融合边缘智能、云边协同、数据驱动的新一代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可直面装备层,解决设备互联互通难、数据价值挖掘浅、运维效率待提升等行业挑战。
营销总监张雯慧重点分享了煤矿行业标杆案例——国家电投白音华二号矿系统。这是全国首例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露天矿无人值守系统。
系统通过HolliCube-IIoT整合矿场全场景数据,原本需要五六十人现场调度的十几平方公里露天矿,如今全流程无人值守,仅保留中控室远程调度,可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
现场,她的团队接待了很多平台型和行业型机构,未来有望以点带面,推进HolliCube-IIoT工业物联平台在煤矿、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合作。
“历经三年,不仅宁波企业参与链博会的热情越来越高,链博会上‘宁波元素’的浓度也越来越高。”宁波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说。
万有引力(宁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机器人相关企业进行上下游合作,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养老等领域产业链合作可能性,拓宽数字人应用新思路;
家联科技成为本届链博会的供应商,展馆、会场内随处可见的纸杯皆为家联科技的产品;
宁波银行集中展示“波波知了”“设备之家”及海外服务平台的同时,推出“与‘宁’一起云逛链博会”系列短视频,线上线下联动,展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新活力与无限可能;
宁波市北仑区商贸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供应链服务展区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共筑开放型国际合作生态;
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副教授胡玲玉凭借其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荣获“全球供应链促进研究成果竞赛”学术贡献奖……
然而该负责人也坦言,身处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就能发现,宁波距离打造更加高效、更具成本效益、可持续且富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仍有努力空间。
“与全球领先的供应链枢纽城市相比,宁波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高端人才培养、绿色供应链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差距。”胡玲玉表示。
比如,大量中小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面临着数字化改造成本高、人才缺乏等现实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体供应链效能的提升。
她建议,首先要重点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工程,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降低转型门槛,培育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
其次,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在甬高校资源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供应链人才;
最后,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供应链各环节。
“宁波有条件也有责任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胡玲玉认为,通过政产学研各方共同努力,宁波完全可以从“物流枢纽”,升级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控制中心”。(孙佳丽)
宁波8家企业携关联企业,现场“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