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紧跟国际贸易新走向,捕捉数字经济带来的契机,将跨境电商视为壮大外贸新动能的头号引擎,打出一套涵盖综试区建设、主体培育引进、配套设施完善、政策服务优化的组合拳,推动跨境电商一路狂飙,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2024年,吉林省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额达52亿元,是2020年的5.4倍;今年上半年延续强劲增势,进出口额达35.6亿元,同比增长68.3%,彰显“上升期”蓬勃活力。
吉林省将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当作重中之重,全力打造外贸创新发展的高地。通过以省政府文件形式印发实施方案、建立督导调度机制、召开工作推进会等一系列举措,引导4个综试区依据自身资源优势,走出错位竞争、协同共进的发展道路。
同时,该省积极推动各综试区充分利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政策,依托“珲春e购”“跨境通甄选商城”、海螺跨境等线上线O保税展示新零售业务。东北首家零关税跨境集合店、淘宝保税延吉1号仓相继落地,让消费者轻松实PG电子中奖秘籍现“全球购”。在商务部新一轮考核评估中,全省4个综试区均成功跻身“成效较好”行列,示范引领作用愈发显著。
吉林省着眼于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深度挖掘生物医药等11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出口潜力,启动编制全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地图,全力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持续开展“数链全球 吉品出海”系列跨境电商促进活动,常态化组织多层次的跨境电商资源对接会、行业交流会,累计参与人数超万人次,助力众多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连续多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并设立吉林专区,助力吉林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融入全球跨境电商供应链。
目前,全省上线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的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不足百家增长至如今的800余家,近百家企业搭建了独立站。全球贸易通东北亚贸易中心、俄罗斯OZON跨境电商孵化中心等项目纷纷落地,孵化出上百家跨境店铺,涌现出一批月销售额超200万元的优质卖家,产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吉林省在畅通物流通道方面持续发力,跨境电商包裹借助国际公路运输系统(TIR)可直接运往莫斯科,中俄邮路跨境电商班列也稳定运行。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积极推动共建共享海外仓。认定首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其中总投资6.5亿元的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率超90%,中俄双创基地投入运营,吉林省光电产业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吸引50家企业携手出海,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7所高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政行校企”四方合作持续深化,为产业发展输送智力资源。全球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各类实训孵化活动精彩纷呈,产业发展氛围愈发浓厚。
吉林省强化政策供给,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外贸相关部署。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从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园区打造、物流仓储设施建设等7个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实施《跨境电商扩量提质行动方案》,明确12项重点任务,推动产业整体升级。统筹用好各级外经贸发展资金,优化资PG电子中奖秘籍金申报指南,聚焦企业应用跨境电商的关键环节,提高扶持门槛与额度,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支持长春综试区线上平台升级,为全省提供服务,并引入发达地区专业机构,提供营销推广、跨境直播、合规咨询等全链条综合服务。
吉林省加强与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的紧密协作,联合开展调研、培训活动,推动监管创新,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1210”出口业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政银企合作,信保机构与银行开发专属信贷产品,为跨境电商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多部门协同配合,对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一企一策”解决困难问题,凝聚起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强大合力。(彭绅)